申論人物素材積累,涉及4類主題,大作文能用上
這里梳理了一些《人民日報》中的人物素材,多多積累,說不定申論大作文能用上!
1、適用主題:無私奉獻
《周恩來衛(wèi)士回憶錄》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述:從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,在周恩來生命最后的587天,約人談話220人次,談話最長時間達4小時20分;公開會見外賓65次,每次時間大都是1小時左右……周恩來同志即便在生命最后時期還抱病操勞國事、心憂百姓,深刻詮釋了中國共產(chǎn)黨人鞠躬盡瘁、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。
摘自:擦亮無私奉獻的精神底色
從八路軍“狼牙山五壯士”到抗美援朝志愿軍“新興里戰(zhàn)斗模范連”,從“寧肯少活20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鐵人王進喜到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的“時代楷模”黃文秀……黨的隊伍中所涌現(xiàn)的一代代先進模范,無不體現(xiàn)著奉獻精神。
摘自:擦亮無私奉獻的精神底色
2、適用主題:讀書
陳毅同志一生勤學不輟、喜愛讀書,恪守自定的“三要”讀書原則,即要少、要精、要約。他讀書從不打“游擊”,而是精選精讀,讀一本就消化一本。歷史上,不少名人名家的讀書經(jīng)歷表明,熟讀、精讀高品質書籍,打好閱讀根基,有利于萃取精華、學以致用。
摘自:好書不厭百回讀
3、適用主題:奮斗
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,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礪。數(shù)控技術專家楊永修之所以能操控精密機床加工出高精度異形零部件,靠的是將技術做成藝術,將細節(jié)做到極致;駐村第一書記譚翊泉秉持“多跑一分、多做一分,村子的發(fā)展就多一分希望”的信念,把群眾需求作為工作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;冬天去雪場練,夏天跳模擬氣墊,蘇翊鳴十年磨一劍,為解鎖新動作付出艱辛努力。一絲不茍,百折不撓,拼出青春出彩的高光時刻。
摘自:艱苦奮斗、無私奉獻
4、適用主題:愛崗敬業(yè)
許祖彥,物理學家,激光技術專家,中國工程院院士。82歲高齡,60年的科研生涯,但許祖彥說自己最缺的就是時間,最不愿浪費的也是時間。60年來,以許祖彥為代表的幾代“追光者”,正是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、水滴石穿的耐心、一以貫之的專注,換來了我國在激光技術領域躋身世界前列、激光顯示產(chǎn)業(yè)“從原理可行、技術可行,到產(chǎn)業(yè)可行”的成就。
摘自:許祖彥:孜孜“追光”六十年
鮮學福:93歲的重慶大學采礦工程系教授、中國工程院院士鮮學福,是我國煤層瓦斯(煤層氣)基礎研究的開拓者、礦山安全技術領域專家。在鮮學福心中,“純粹地做一件事,就是最大的快樂。”持之以恒的求知欲,支撐鮮學福走過數(shù)十年的科研之路。他的快樂不在于名和利,而在于反復求證后豁然開朗的瞬間,在于攻克一個個實際問題后的滿足感。日日行,不怕千萬里。像鮮學福這般心無旁騖地做一件事,即便外界紛繁復雜,內心也能始終有定力,必定會成就一番利國利民的事業(yè)。
摘自:鮮學福:將有限的時間用于無盡的科研事業(yè)
干一行、愛一行,專一行、精一行。技能人才往往聚焦于復雜生產(chǎn)體系中的某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,他們的工作也許并不在聚光燈下,但是對于提升制造業(yè)水平、提高實體經(jīng)濟質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。中國商飛的鉗工組組長胡雙錢,創(chuàng)造了打磨零件100%合格的驚人紀錄;中國中車的高級技師寧允展,在0.05毫米的研磨空間里實現(xiàn)高鐵列車轉向架“定位臂”研磨……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堅守、孜孜以求,追求職業(yè)技能的完美和極致,技術工人就能成為一個領域不可或缺的人才,實現(xiàn)人生出彩、夢想成真,并提升一個領域的技術水準。
摘自:培養(yǎng)更多大國工匠
陳冬——在飛天路上頑強拼搏
作為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指令長,陳冬在實現(xiàn)“盡快返回太空,為祖國飛出新高度”愿望的同時,也要迎接全新的挑戰(zhàn)和考驗。
“在載人航天事業(yè)30周年之際,我們將親身經(jīng)歷中國太空家園的竣工,我們是多么的幸運,更是多么的幸福。我們乘組一定堅決完成任務,用精細保證精準,用精心換來精彩?!?/p>
劉洋——隨時準備挑戰(zhàn)新高度
2012年6月28日,神舟九號飛船即將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分離并返回地球,在回到飛船前,劉洋轉身對著天宮一號鄭重敬禮,心里默默地告訴自己:“在不久的將來,我一定會再回來!”
劉洋是中國首位飛天的女航天員。10年后,作為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再次飛天。
蔡旭哲——為這一天準備了12年
整整12年的執(zhí)著與奮斗,蔡旭哲入選飛行乘組,履行自己的責任和使命,為祖國出征太空,他深感驕傲和自豪,同時也有無形的壓力。蔡旭哲深知每一個操作、每一個細節(jié)都關系任務成敗,地面訓練更要分秒不差、毫厘不失。
摘自:神舟十四號航天員,前來報到!
來源:學習大國